paman

[ˈpaman]
同义词bibi (叔叔/舅舅,视上下文而定),saudara ayah (父亲的兄弟)
反义词keponakan (侄子/外甥),anak (孩子)
同源词kemanakan(侄子),sepupu(堂兄弟/表兄弟姐妹)

语法说明


  • “paman”是名词,表示父亲的兄弟。
  • 前面可以加 possessive pronoun(物主代词)如 “ayahmu” 表示“你的父亲”,但“paman”本身已隐含亲属关系。
  • 可与形容词或动词搭配,例如:“paman saya”(我的叔叔)、“paman yang baik”(善良的叔叔)。

使用场景


  • 介绍家庭成员时
  • 在讲述家族故事时
  • 填写正式表格时需要提供亲属信息

联想记忆法


  • “pa-” 在印尼语中常用于尊称长辈,如 “paman”(叔叔)、“papa”(爸爸);“-man” 可联想到 man(男人),即“爸爸的男人”,也就是“爸爸的兄弟”。

固定搭配


  • paman saya(我的叔叔)
  • paman dari ayah(父亲那边的叔叔)
  • paman sepupu(堂兄弟的父亲)